打卡杭州亚运会丨温州龙舟运动中心:在赛场传承与弘扬龙舟文化
“温州龙舟竞渡已有两千多年历史,这次亚运龙舟赛事,不仅是一次龙舟比赛,更是一次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。”10月2日,在杭州亚组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, 亚运会温州龙舟运动中心运行团队指挥长曾瑞华向中外记者介绍道。
龙舟文化源远流长。据史籍记载,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吴越时期龙舟活动就非常兴盛。近几年来,每年端午期间全国各地都会组织民间龙舟活动,这既有百姓们祈福平安丰收的寓意,也是一个传统的民间体育盛会,是一种锻炼健身的方式。
此次杭州亚运会,将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93名运动员参赛,角逐男、女12人龙舟200米、500米、1000米直道竞速项目的6枚金牌。
龙舟运动中心作为赛时的运动场馆,曾瑞华介绍,总用地面积35.5万平方米,是目前全世界最高规格的龙舟竞赛场馆,9月25日获亚洲龙舟联合会批准命名为“亚洲龙舟运动交流中心”。
“我们龙舟场馆以‘龙跃东瓯境·桨舞丝路情’为设计理念,整座建筑造型演化自‘龙’的形象,由‘龙楼’与‘龙塔’组成。是历史与现代的相互融合,具有厚重历史感。”曾瑞华详细介绍,“龙楼”是综合馆,远看像蛟龙出水,高低起伏、蜿蜒卧于龙舟湖畔,彰显瓯海作为“中国龙舟文化之乡”的深厚底蕴。而赛事的终点塔“龙塔”,高约56米,从侧面看它连接水中倒影,像一艘百余米的大龙舟;从正面看像一支巨大的划桨。其56米的高度设计也象征着中国56个民族同舟共济,整个场馆展现了大气的现代风格。此外,整座场馆体现低碳绿色,也充分考虑节能环保元素。“龙楼”顶部的整条“龙脊”全部采用玻璃材质,可采光照明,白天即便不开灯光线也十分充足,充分践行了绿色低碳的亚运理念。
除此,场馆还具有温馨惬意的观赛体验。“我们充分尊重龙舟观赛传统,不设固定座席,4个站席观赛区域赛时可容纳约1万人,让大家尽饱眼福。我们提供贴心便捷的观赛服务,在观赛区域设立3个龙舟造型景观打卡点,让观众在亚运赛场定格靓丽身影。”曾瑞华说。
“最后是延展龙舟竞赛的浓厚氛围。龙舟运动中心不仅是赛事场馆、更是市民共享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,联动周边奥体‘一场两馆’,目前已经成为全瓯海乃至全温州最大的文旅运动综合体,并通过第三方市场化运营管理,面向全民开放。”曾瑞华表示,他们建设了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龙舟文化博物馆,暑期每天超过千名孩子在这里研学;还打造了全国首个公园式婚姻登记中心,让有情人在这里见证爱情,诠释了“体育让生活更美好”。
曾瑞华说,10月4日,将迎来杭州亚运会龙舟项目的首个比赛日、决出两枚金牌。他诚邀大家一起来到“温润之州”,尝瓯菜、看瓯剧、赏瓯绣,见证“龙舟赛事燃爆瓯海”的亚运时刻!(记者 刘希尧) 【编辑:曹子健】
打卡杭州亚运会丨亚奥理事会嘉宾沉浸式体验非遗,感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
此次杭州亚运会恰逢中秋、国庆两大节日。为了让各国友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,组委会精心准备了精彩的文化活动。
中秋节当天,一场名为“日出东方 月圆亚运”西湖中秋赏月雅集活动在亚奥理事会大家庭总部饭店拉开帷幕。来自亚奥理事会(OCA )大家庭的贵宾们沉浸式欣赏、体验极富地域特征的文化盛宴。
此次活动设置了赏月、咏月、品月、赞月、送月五个环节,集合了古琴艺术(浙派)、江南丝竹、木版水印技艺、昆曲、苏州评弹(弹词)等富有杭州地域特色的国家级非遗项目,通过展演、互动、体验相结合的形式,向各国宾客展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。
亚奥理事会贵宾Nasser Nassiri表示,她的女儿对活动非常感兴趣。因为活动设计了很多交流、体验的环节,他通过亲身体验,对中国文化变得更加熟悉,也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亚洲-大洋洲克柔术联合会秘书长Amir Sedighi表示,活动很特别、独一无二,能够参与其中体验非常荣幸。
印度奥委会秘书长kalyan Chaubey则表示,这是他第一次过中秋节,活动很精彩,中国人民很热情,他度过了一个美妙的时光。此外,他还认为,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和才能,让来宾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历史悠久。(记者 刘希尧 刘习) 【编辑:曹子健】